吉林市永吉县残联主动作为、多点发力,规范推进农村肢体残疾人康复服务。
打通工作堵点,制定规范文件,明确开展康复服务的基本遵循。永吉县残联报经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残疾人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县级残疾人医疗康复、基本辅具服务、社区康复服务的定点机构准入标准以及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服务机构的准入和服务定点评估机构等八类准入标准。同时,制发了《关于开展肢体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的实施方案》,对服务方式、补助标准、补助原则、工作流程等做了细致规定。依据2021年颁布的《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标准(试行)》,确定了针刺、灸法、物理治疗等7类52个康复项目,并按吉林市医保局《医疗项目价格表》,下浮确定了各项目收费标准,在医保结算外,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重点对农村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补助。
破题服务难题,科学确定机构,开发群众共享的优势康复资源。县残联将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诊疗中心和县中医院评定为残疾人康复定点机构。为方便残疾人就近享受康复服务,县残联还按残疾人地域分布,分东西两个片区,评审确定了康复服务能力较强、社会信誉和口碑较好的养和中医院(东片)和泰和堂中医院(西片)作为肢体残疾人医疗康复定点机构。还将服务内容调整为7类66项,进一步丰富了康复资源,提升了服务能力。
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流程,提供因人施治的优质康复服务。在肢体残疾人康复实践中,县残联采取广泛宣传、需求申请、价值评估、个案制定、效果评价、全程监督等措施,坚持项目宣传与需求统计相同步、入户评估与护理指导相结合、个性化康复方案制定与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相结合、机构康复与居家康复相结合、康复服务与康复知识指导相结合、跟踪服务与全程监管相结合、医疗救治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等“七个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机构+居家”的农村残疾人肢体康复模式,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温暖,保证了特殊群体稳定。
拓展机构功能,开展公益项目,提升康复对象获得感和幸福感。县残联积极动员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将有偿服务与公益奉献有机结合。动员机构在开展康复治疗的同时,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性服务,为身体条件允许的病残一体、一人多残、一户多残等困难残疾人提供基础疾病诊疗,老年性和神经性耳聋、颈肩腰腿痛治疗等免费服务项目。如,泰和堂中医院为在机构康复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午餐和接送服务,永吉县人民医院利用康复中心空闲房间,为交通不便的残疾人免费提供住宿等,不仅治疗了残疾人的其他疾病,还减轻了家庭支出,有效地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2022至今,永吉县共服务农村肢体残疾人1409人次,其中居家康复891人次,对重度肢体残疾人进行护理指导1000余人次,康复技能和知识宣讲超过1.5万人次。
初审:于 斌
复审:安芊默
终审:董 爽 吴 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