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成果,切实增强农村残疾人家庭“造血”能力,7月2日,双辽市残联组织开展养殖物资集中发放行动,为辽东街、兴隆镇、服先镇、玻璃山镇等4个乡镇524户农村残疾人家庭,每户配发2袋共计200斤优质鹅饲料,助力庭院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在饲料发放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登记造册、签字确认、逐户核对”的工作流程,确保物资精准发放到位。活动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专业技术人员就饲料科学配比、阶段性投喂标准等内容进行现场指导,切实将关怀与技术送到残疾人身边。
此前,双辽市残联已为524户扶持对象每户发放了20只优质鹅雏,为其养殖产业奠定基础。为提升残疾人养殖技能,保障养殖成效,6月份,双辽市残联精心组织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培训专门邀请养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实操、互动答疑等形式,围绕鹅雏养殖技术要点、日常管理、疫病防治等内容,进行系统、专业的讲解与指导,切实增强了残疾人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的技术能力。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双辽市残联始终坚持精准帮扶原则,在发放鹅雏和饲料前,通过深入调研、逐户摸排,精准筛选出有养殖意愿、具备养殖条件且符合政策要求的农村残疾人家庭,确保扶持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此次系列帮扶举措,有效解决了农村残疾人家庭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为残疾人拓宽了增收渠道,激发了农村残疾人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推动了农村残疾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壮大。下一步,双辽市残联将持续关注农村残疾人生产生活需求,不断优化产业扶持项目,健全长效帮扶机制,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与支持,助力农村残疾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稳步前行,实现共同富裕。
初审:张晶晶
复审:辛宏达
终审:吴 骏